武汉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设立

2003年,武汉市科技局发文批准设立武汉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按照科技部有关工程中心以独立法人运营的要求,注册成立“武汉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由华中科技大学、东湖开发区、湖北省科技厅共同投资,作为武汉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技术支持单位,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WHICC),购置了产业级集成电路设计设备、EDA工具、场地等。

中心作为华科大集成电路学科建设基地,提供了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对外窗口的平台,承接了教育部、科技部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训基地、工信部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等功能平台,建设了华中地区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平台、嵌入式电子设计平台、高校微电子实践教学平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为武汉地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提供前沿技术研究、产业化产品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等服务。

中心致力于搭建高校、政府与企业的资源合作渠道,支持、服务于湖北省“一芯驱动,高质量发展”、光谷“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等发展战略,参与及支持了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产业咨询、招商引才、渠道连接、人才培训等许多政府公益活动,参与发起湖北省半导体产业协会、“中国光谷”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湖北省芯产业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以及台积电晶元制造服务联盟等,参与引进、推动武汉新芯、长江存储等国家存储器基地、武汉天马、华星光电等世界级显示面板研产基地,辐射、推动武汉地区各高校集成电路学科的起步发展,为武汉集成电路产业从零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重要集聚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能力建设

 

 

专业团队

邹雪城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执行院长、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物联网研究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IEEE会员、MRS会员、中国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分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半导体集成化芯片系统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成员、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电子信息工程与微电子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国防研究基金、国家攻关、国防电子预先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骨干青年教师基金、企业技术开发项目等30余项科学研究与开发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300篇,申请发明专利十多项,获得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现主要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与设计、微电子与微光子学以及集成微纳电子器件与系统等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开发工作。


      湖北省人民政府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推进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武汉)基地主任、武汉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首席专家,武汉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青年科协副主席,湖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台积电晶元制造服务联盟等发起人之一。 光谷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和半导体显示产业的倡导者,从0到1,积极协助光谷追“芯“引”屏“,百亿级项目重要推手。入选“光谷30年、创新30人”称号。

教授团队

(1)方向一:电源管理类芯片及模块设计

(2)方向二:物联网通信类芯片设计

(3)方向三:信息安全及硬件加密技术

(4)方向四:物联网芯片及系统应用研究

(5)方向五:集成电路IP和模块设计

(1)集成电路SoC设计、验证及测试系统

(2)传感器及芯片工艺分析和数据采集系统

(3)传感器制备工艺超净室

(4)集成电路设计平台

(5)设计swim仪器仪表

(1)核心平台I:集成电路设计平台

(2)核心平台II:嵌入式电子开发平台

(3)核心平台III:产业级EDA工具平台

(4)核心平台VI:微电子实训云平台(SiCloud)

(5)多家Foundry的MPW资源

(6)芯片封装和测试服务能力

(7)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技术平台

2 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正式设置“IC设计中心”,由沈绪榜院士和邹雪城教授出任正副主任。基于此开始筹建提供集成电路产业化公共服务的工程研究中心。

2001年,为台资群茂科技、美资凹凸电子以及本地企业昊昱微电子输送博士、硕士等研发骨干以及相应的技术资源,为高新区引进了首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2002年,华科大与外资合资企业亚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以华科大为主要技术人力与资源,成为武汉高新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标杆之一。

2003年,科技局正式批准成立武汉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武汉地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邹雪城教授任中心主任。同时,由华科大、高新区和科技局共同投资成立实体企业武汉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03年,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落户华科大,邹雪城教授任主任,并当选为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4年,高新区武汉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成立,邹雪城教授为首席专家。

200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集成电路产业推进专家委员会成立,邹雪城教授为主任。

2004年开始,参与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XMC”)的建设论证工作,XMC于2006年在武汉成立。

2012年,引进青年千人计划胡昱教授,协助创办武汉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智慧华科大电子开放实验室(简称e-Living Lab)”。

2014年,参与创设武汉智慧城市基金,邹雪城教授出任发审委员,为推动武汉地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做贡献。

201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明确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及成立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邹雪城教授担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2016年,国内新型IC资源聚集平台“IC咖啡”进入武汉,邹雪城教授作为发起人之一,促进本地IC企业连接全球资源。

2017年,与上海ICC等九家长江流域地区ICC平台,联合发起成立台积电(TSMC)晶圆制造服务联盟,为各地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制造资源服务。

2018年,作为武汉光谷的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显示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倡者,邹雪城教授被评当选为“改革开放40周年暨光谷30年创新30人”。

2018年,参与发起成立湖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邹雪城教授当选为副会长。

2018年,参与发起成立武汉“中国光谷”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邹雪城教授当选理事长。

至2018年,武汉市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超过50家,所有公司均与武汉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资源和人才合作。

2019年,由中心孵化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武汉芯泰科技有限公司获得Pre-A轮融资,估值超过5亿美元。

2019年,邹雪城教授荣获华中科技大学“伯乐奖”称号。

中心发展历程